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20
编号:13530493
产房助产士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0
     【摘要】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予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将160份病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产妇80例。对照组均为实施防范措施前的产妇;研究组均为实施防范措施后的产妇,观察两组产妇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管理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

    【关键词】

    产妇;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也在逐渐增加[1],助产士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助产士在产妇分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母婴健康以及母婴的安全。在日常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因素。相关文献记载,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减少医疗纠纷,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率[2]。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选取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80例为研究组,8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36岁,平均(25.5±5.5)岁;孕周36~41周,平均(37.3±2.5)周。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38岁,平均(27.9±5.2)岁;孕周37~42周,平均(38.4±2.3)周。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孕周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风险因素

    1)产妇及家属因素:很多产妇由于年轻以及受教程度不同,对分娩的认知不足,把分娩想得比较简单,对产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并发症不够了解,其中在生产中一旦发生羊水栓塞、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对产妇是极其危险的。当意外发生时,认为是助产士没有处理好造成的医疗事故,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产妇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期望过高,很多产妇认为进了分娩室,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都应该是助产士的过错,这时就会引发护患纠纷;2)助产士因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助产士全程陪同,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胎儿的位置也不同,因此产程时间也不同。此时助产士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值夜班时,工作疲劳很容易疏忽,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产科患者病情多数存在紧急且复杂的情况,因此也是风险较高的科室,对助产士的要求也比较高,经验不足的助产士缺乏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时,没能采取有效措施也会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3)产房管理因素:产房的规章制度落后、相关领导没有重视产房管理工作、助产士责任心差、助产士薪资待遇较低、没有严格的助产士工作奖惩机制都是造成助产士工作疏忽的原因。

    1.3防范措施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方法是配合基础心理疏导、语言沟通、行为指导以及产前宣教等。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服务。方法是:1)定期组织助产士以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培训,要求助产士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和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并能够独立熟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2)产前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由于产妇一般产前都会出现心理压力大甚至焦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助产士需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紧张、恐惧情绪;3)提高助产士的薪资待遇,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奖惩制度[4]。

    1.4观察指标

    1)分别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纠纷事件例数/总例数×100%。

    2)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参加调查分析的160例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计量资料如年龄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计数资料用%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时,表示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比较

    160例产妇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产房具有病情紧急、工作量大、风险高的特点,也是目前高风险科室,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产房护理人员的护理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文献记载,采用风险管理是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最多的护理方式[5],该护理方式能够从整个分娩过程包括各个细节降低产妇的风险,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因此受到医生和产妇的一致好评[6]。风险管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风险因素导致出现不安全事件,通过对助产士进行定期的培训来提高助产士的专业能力以及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产妇的配合能力,緩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提高助产士的薪资待遇来提高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奖惩机制来改善助产士的工作效率。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应用风险管理来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患纠纷率,提高治疗有效率,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助产士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清波.产房助产士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10,112.

    [2] 由广红.探讨产房助产士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2):281282.

    [3] 严秀清.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分析[J].医学信息,2015,(14):148.

    [4] 王雅丽.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J].医疗装备,2016,29(05):186187.

    [5] 杨娟.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9):186187.

    [6] 张菊芬.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探索[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225., 百拇医药(潘巧凤)